星期四, 6月 09, 2005

[豬篇的話] 粽之回憶



端午節將至,又是吃五月粽的時候。
在卡加利,很幸運,有一間小店全年也有粽出售。可惜龍舟卻要留待西曆八月。

小時候,端午節是這樣的…
粽,永遠也不會到街外買,全部都是自家裹,又或是親友送贈。
家裡當時有位老人家,每年正月與五月就是最忙碌的日子,因為要預備大量年糕及粽分給各個親友,甚至鄰居。
每年農曆四月底,家裡的老人家就忙過不停。每日看著日曆,細心計算買材料的日子,還要安排好雜貨店送上部份乾貨。
家裡每年會裹兩種粽--鹼水粽與鹹肉粽。
裹粽用的竹葉必要親自選購,還有、蓮容、鹹蛋、五花腩、栗子、南乳,全都要在特定的店鋪購買。冬菇卻是用家裡經常使用的日本花菇。
竹葉要先處理,要先浸軟,再以熱水煮。
一般會用一天先裹鹼水粽,鹼水與糯米分量要準確,否則那一年的鹼水粽便會得難入口。小豬很愛吃蓮容,因此家中所裹的粽比一般的粽加了更多蓮容,如何可以令造好的粽內有均勻乎的糯米而又沒有蓮容流出來的確是一門很高的學問。家裡的粽每年也沒有令小豬失望。
因為煤氣爐的限制,粽要分批煮熟,計時不用時鐘,而是武俠片常用的"x炷香時間"。
鹹肉粽工程更大,早一天要開始為五花腩調味,鹹蛋要把蛋白隔開(蛋白用玻璃瓶裝好,放到冰箱,留下來平常煮節瓜湯時做蛋花)。裹粽那天早上還要預備栗子、冬菇、糯米和綠豆。老人家在中午把小豬由幼稚園接回來之後便開始裹粽,小豬想幫也幫不來,因為永遠也不能把三所有材料以三片竹葉包起來,更不要說用口含著鹹水草的一頭把粽扎起來又不把材料從竹葉之間擠出來。小豬能幫忙的只是把粽一只一只的排在桌子上,到了黃昏整個桌子上都是粽,之後又到了煮粽的時候。既要煮晚飯,又要煮粽,廚房忙過不停。

裹粽完畢,還要把粽分發給親友鄰居,原則上是把正月拜年的步驟再重覆一篇,分別只是沒有新衣裳,而且新年收到的卻紅包換成一些很難吃的粽。

老人家去世之後,家中的裹粽技術便失傳了。那時,香港人也喜歡到街外買粽,很少再自家裹粽。小豬也不知為甚麼每次吃糯米或綠豆便會胃痛,幾年沒吃粽,這個問題高中才好轉過來。一兩年前小豬也曾嘗試在家中裹粽,但始終也不像以前家中那些美味的粽。

p.s.原來,把粽煮熟要用很多媒氣。

1 則留言:

匿名 說...

講到口水都流晒.
記得舊時細個家裡老人家蒸蘿白榚都係點香計時間.後來老人家走左後老媽接手已經開始求其,依幾年家姐嫁左話屋企小人費事整買算數,舊年話唔建康老人家都係唔好食la無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