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6月 14, 2011

[豬文化堂]香港戲曲節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早前看到「香港戲曲節」的宣傳,本來想約豬媽一起去,雖知豬媽也厭我 out, 認真晴天 PigPig。結果只好一個人去看了。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李後主

這次「香港戲曲節」的開幕演出是粵劇《李後主》
話說回來,《李後主》其實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觸粵劇(非折子戲)的劇目,還記得當年是任劍輝小姐過身之後在電影院重播了這套電影,於是就跟豬媽去看了。
這次「香港戲曲節」版本的《李後主》是經由舞台劇工作者毛俊輝改編,加入了一些舞台劇元素。
《李後主》故事悲壯曲詞秀麗,既有文戲亦有武打,十分適合作為粵劇推廣。龍貫天、南鳳、尤聲普的演出當然是一流,但我覺得最驚喜的是舞台設計和換景時間的安排。
佈景宏偉,但又其實簡單而靈活多變。於是就大大減低了換景時間。平日粵劇這些十分鐘左右的換景時間都是「廁所時間」,對年輕一輩來說十分不習慣。這次的《李後主》的換景時間約需兩、三分鐘,跟西方音樂劇差不多,可算是粵劇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改進。(不過可苦了身旁的婆婆,不時問我甚麼時間中場休息可以去洗手間)
我覺得這次的《李後主》演出,比近年的雛鳳演出還要好 (而且還要平得多)。而且我亦很高興地看到入場人仕的年齡由十多歲的年輕人到七、八十歲的公公婆婆也有。希望將來有機會重演,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

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us

上海京劇院
小豬看的是上海京劇院的第一晚演出。連豬媽也驚嘆我的興趣越來越另類,現在不單粵劇,連京劇這般冷門的演出也走去看。
其實,吸引我去看京劇演出的原因全因為當天晚上香港的粵劇老倌羅家英與京劇名旦史依弘合演京粵版《霸王別姬》。我常常覺得這種fusion 方式去推廣冷門的藝術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我自已就是看過講述粵劇的舞台劇《劍雪浮生》和電影《魂魄唔齊》才不怕去接觸這種大多人覺得是甚out 的粵曲表演。而為了看京粵版《霸王別姬》的演出,我也不介意去接觸一下在香港比粵曲下另類的京劇。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應該是會不會聽不明白演出者的所唱的曲詞?其實大家不用擔心,因為香港戲曲節內所有劇目都是配有中英文字幕。

就當晚劇目《擋馬》、《鍘美案》和《徐策跑城》而言,感覺上京劇似乎比粵劇更注重唱功和動作技巧。而粵劇則似乎在音樂和曲詞上比較優雅,而且敘事能力似乎比較強。但要清清楚楚比較到兩者分別,就真的要到京粵版《霸王別姬》時同時有京劇和粵劇演出,才了解到兩者就算是樂器上都有明顯的不同。

很多觀眾都知道羅家英有份演出 《霸王別姬》,但原來有不少觀眾不知道家英哥是會用粵語以粵曲來演出項羽。因此當家英哥說罷兩句官話,開始用粵語演出時,台下不少觀眾十分驚訝。京粵版《霸王別姬》是一個新嘗試,但個人覺得麻麻,原因在於兩種音樂不停交替之下令觀眾分心。不過看著項羽和虞姬二人分別使用粵語和京話來交談的確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有觀眾在完場之後還說:「現在才知道項羽和虞姬兩個人是不同家鄉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