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在日本剛剛播放完畢的劇集「
我要上太空」。故事改篇自漫畫,而電視版是講述五個中學生入讀太空飛行學校後努力爭取成為太空人的過程。
劇中的主角鴨川明日美經常在劇中強調她從小的志願就是要成為太空人。「我的志願」這四個字對於我這一輩的人來說已經是一件很久很久以前的事。記得小學時老師問大家我的志願的時候,大多同學會答想當老師、醫生、消防員、警察,還有郵差呢 (現在看起來很像大多是工務員)。還有那個時候TVB 的兒童節目「430穿梭機」還有「我都做得到」環節,讓小朋友有機會體驗一下實際的工作環境。還記得當時有位小朋友的志願是要當足球評述員,於是節目就播放一場球賽讓他評述,說起來他還是有板有眼的。
身在加拿大,現在很少接觸香港的小朋友,不知道現在香港的小朋友寫「我的志願」時會寫些甚麼?近日香港的報章大量講述年輕人吸毒、援交以及o靚模的新聞,不知道現在香港的小朋友和年青人到底還有沒有「夢想」這回事呢?
另外也想起香港電視上近十多年很少有成功的校園青春劇。
跟日劇相比,香港的校園青春劇無論在劇本和演員差了一大截。日劇無論劇本和演員的演出都能令觀眾信服。反觀香港,劇本內容跟大部份年輕人的思想、行為和用字都有差異,結果說服力大大降低。另外也不知道是不是現時電視台改變訓練班制度的關系,結果嚴重缺乏能夠演中學生的演員。現時香港電視劇中的中學生,不是沒有表情就是表情太過誇張,在無法說服觀眾的情況之下,自然也無法留住觀眾。難怪年青人都情願去看其他地方出品的劇集了。
4 則留言:
不知道現在香港的小朋友和年青人到底還有沒有「夢想」這回事呢?
嘗試回答:或是說,現在的家長已不再鼓勵兒童有夢想,反而直接地向兒童說「我想你將來做基金經理。」,然後花心機培訓,兒童即使有夢想,也很快被磨滅了。
那你覺得這樣面對現實是好事還是壞事?
當然是壞事啦,讓兒童天真地發發夢才對,有時看到一些四至六年級的小朋友,面對繁重的功課,應付排山倒海的補習和才藝班時,懂得向外人說,父母的安排是對自己好,但真的對他好嗎?連同朋友或家人玩的時間也沒有,如果童年沒有時間玩,長大以後還會不會玩呢?我不知道。
如果玩都無時間玩真係好可悲。其實依家D 小學生重會唔會有時間或者童真去扮超人或者扮大俠?我記得我細個好鍾意扮小忌廉。
發佈留言